旋喷钻机在酷暑天气可以施工,但需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安全、效率与质量。以下是具体分析与规范建议:
一、设备高温耐受性及应对措施
温度阈值
关键部件:轴承、油泵、液压马达等温度需控制在70℃以下,油温不超过50℃。
风险:持续高温会导致液压油黏度下降、润滑膜失效,可能引发液压元件卡滞或密封件老化。
降温措施
选用耐高温润滑油(如合成油),缩短换油周期(每50小时检查一次)。
油位需保持在油尺刻度中线以上。
每日清洗散热器片,清除油污、灰尘,提升散热效率。
检查冷却水箱水位,添加专业冷却液(而非普通水)防止水垢形成。

散热系统:
喷淋降温:对泥浆泵、钻杆等高温部件定时喷水降温。
润滑管理:
二、人员健康与防护规范
防暑措施
作业时段:避免11:00-15:00高温时段作业,利用清晨或傍晚施工。
休息区:设置遮阳棚,配备空调或风扇,提供含电解质饮品及防暑药品(如藿香正气水)。
轮班制度:每1小时轮换作业人员,单次暴露时间不超过30分钟。
个人防护
着装:穿戴长袖防晒衣、安全帽、护目镜及防滑鞋。
监测:配备心率监测仪,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。
三、施工质量控制
地质适应性
土壤影响:高温导致表层土壤干裂,需调整旋喷参数(如提升速度、浆液压力)确保成桩连续性。
浆液优化:添加早强剂(如三乙醇胺),缩短凝固时间至4-6小时。
工艺调整
分段施工:每完成2米桩段后暂停5分钟,待温度回落再继续。
夜间作业:利用夜间低温时段(20:00-次日6:00)进行关键工序。
四、安全合规与应急响应
合规检查
每日巡检:检查散热系统、冷却液液位及油质,记录温度数据。
禁止超负荷:设备功率使用率不超过80%,避免连续作业超过4小时。
应急预案
设备过热:立即停机,启动备用冷却系统,30分钟内无法降温则终止当日作业。
人员中暑:转移至阴凉处,冰敷降温,严重者送医。
消防准备:配备灭火器、水桶,清理作业区易燃物(如干草)。
五、极端高温天气施工决策流程
风险预评估
当气温超过38℃或地面温度超50℃时,需启动高温施工方案。

动态监测
使用红外测温仪实时监测设备关键部件温度。
分级响应
一级响应(38℃≤T<40℃):缩短单次作业时间至30分钟。
二级响应(T≥40℃):暂停施工,仅进行设备维护。
通过科学降温、严格防护及灵活调整施工策略,可确保旋喷钻机在酷暑天气下安全高效运行。建议施工前开展专项培训,确保人员熟悉高温作业规范。